2021-12-17 02:57 浏览: 2 次 来源: 安徽证监局
2017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驳回陕西某交易中心的再审请求,明确指出,投资者展某在该交易中心的白银现货交易符合标准化合约、集中交易、做市商交易等特征,平台持有省级政府部门批准文件,但是没有认定交易方式,不能推翻原审法院作出的非法期货交易裁定。这是最高院首次裁定现货交易非法,投资者有权获赔。
近年来,国内持有政府批文的现货交易场所违规行为死灰复燃,而且违法违规手法花样百出。除部分交易场所涉嫌诈骗外,还有一些交易场所公然违反国务院38号、37号文件规定开展连续集中竞价交易,诱导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部分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部分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开展现货发售模式涉嫌市场价格操纵;一些金融资产交易场所将收益权等拆分转让变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开发行;“微盘”交易涉嫌聚众赌博或诈骗。
针对上述情形,国内各地法院有关现货电子交易平台的裁判结果不一,投资者维权面临较大困难。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裁决,对地方法院在此类案件审理的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方面有重大参考价值,对统一目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裁判尺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针对地方交易场所未经许可或者超越经营许可范围开展的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的法律效力认定问题。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要选择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或其他有权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进行交易,不要到无任何部门批准设立的“黑平台”、“黑中介”参与交易;投资者对交易场所合法性存疑,而自身缺乏辨别能力时,可向当地行政主(监)管部门或合法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