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百科第(十六)期

2021-12-20 03:09     浏览: 0 次 来源:


1、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及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2、我国现行货币供应量分为几个层次?

答: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3、国际资金流动方式是怎样的?

答: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流动。根据资本使用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1年以上的资本跨国流动,包括国外借贷和国际直接投资。

(2)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1年或1年以下的资本跨境流动。短期资本流动的形成较复杂,存单、国库券、商业票据及其他短期金融资产的交易,投机性的股票交易等都可以形成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可分为贸易性资本流动、套利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以及投机性资本流动等。

4、什么是风险价值?

答:风险价值(VaR)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给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市场风险要素发生变化时可能对产品头寸和组合造成的潜在最大损失。VaR值是对未来损失风险的事前预测,考虑不同的风险因素、不同投资组合(产品)之间风险分散化效应,具有传统计量方法不具备的特性和优势,已经成为业界和监管部门计量监控市场风险的主要手段。

5、什么是行业生命周期?

答: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6、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协调使用。

7、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的区别是什么?

答:(1)基础资产不同。一般地说,凡可作期货交易的金融工具都可作期权交易。然而,可作期权交易的金融工具却未必可作期货交易。

(2)交易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性不同。金融期货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称,双方既有要求对方履约的权利,又有自己对对方履约的义务。而金融期权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期权的买方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而期权的卖方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3)履约保证不同。金融期货交易双方均需开立保证金账户,并按规定缴纳履约保证金。而在金融期权交易中,只有期权出售者,尤其是无担保期权的出售者才需开立保证金账户,并按规定缴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履约的义务。

(4)现金流转不同。金融期货交易双方在成交时不发生现金收付关系,但在成交后,由于实行逐日结算制度,交易双方将因价格的变动而发生现金流转。金融期权交易成交时,期权购买者为取得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必须向期权出售者支付一定的期权费,但在成交后,除了到期履约外,交易双方将不发生任何现金流转。

(5)盈亏特点不同。金融期货交易在对冲或到期交割时,交易双方盈亏取决于标的价格变动的幅度。在金融期权交易中,理论上说,期权购买者的潜在亏损和期权出售者的潜在盈利都是有限的,仅限于所支付的期权费。

8、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9、资产证券化各方参与者有哪些,其职责是什么?

答:(1)发起人。发起人也称为“原始权益人”,是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原始所有者,通常是金融机构或大型工商企业。

(2)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SPV)。这是指接受发起人转让的资产,或受发起人委托持有资产,并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机构。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为保证资金和基础资产的安全,特定目的机构通常聘请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和资产的托管。

(4)信用增级机构。此类机构负责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为此要向特定目的机构收取相应费用,并在证券违约时承担赔偿责任。

(5)信用评级机构。如果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属于债券,发行前必须经过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6)承销人。承销人是指负责证券设计和发行承销的投资银行。如果证券化交易涉及金额较大,可能会组成承销团。

(7)证券化产品投资者,即证券化产品发行后的持有人。

9、什么是情景分析?

答:情景分析法是指假定各种情景(比如系统缺陷,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波动,突发事件,整体市场危机等)发生的概率,研究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

10、资产证券化各方参与者有哪些?其职责是什么?

答:(1)发起人。发起人也称为“原始权益人”,是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原始所有者,通常是金融机构或大型工商企业。

(2)特定目的机构或特定目的受托人(SPV)。这是指接受发起人转让的资产,或受发起人委托持有资产,并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机构。

(3)资金和资产存管机构。为保证资金和基础资产的安全,特定目的机构通常聘请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和资产的托管。

(4)信用增级机构。此类机构负责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为此要向特定目的机构收取相应费用,并在证券违约时承担赔偿责任。

(5)信用评级机构。如果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属于债券,发行前必须经过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6)承销人。承销人是指负责证券设计和发行承销的投资银行。如果证券化交易涉及金额较大,可能会组成承销团。

(7)证券化产品投资者,即证券化产品发行后的持有人。

常用投教连接

丰富投资学习渠道,我们为您提供更多的选择

让您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